图片新闻
- 1
- 2
- 3
- 4
- 5
热点文章
- 09-10
- 09-10
- 09-10
- 09-09
- 09-06
学院 教学名师选拔和管理暂行办法 (鲁丝院人字〔2012〕17号 2012-6-27)
教学名师选拔和管理暂行办法
(鲁丝院人字〔2012〕17号 2012-6-27)
为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山东省关于评选教学名师的有关文件和精神,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
一、评选目的
教学名师是我院教师的最高院级荣誉。通过教学名师的评选,表彰一批师德高尚、教学思想与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水平高、职业技能强、教学成就突出、教科研成果显著、在行业企业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师,发挥名师的骨干、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促进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专业成长,引领教师成长,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二、评选条件
(一)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协作精神,治学严谨,学风端正,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二)须具有5年以上高校教学工作经历,有2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或行业影响力较大(近3年受聘于本行业省级协会或学会理事及以上职务,或承担省(厅)级技术服务项目,或承担省级以上横向课题)的副教授及以上技术职务的专任在职教师。
(三)须为院级及以上专业带头人(或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具有高级技师职业资格,按照要求到企业完成实践任务。
(四)长期承担教学任务,主讲课程在全院有较大影响,教学有特色。在教学改革方面取得突出成绩,指导学生在省级以上技能比赛中获得三等奖(含三等奖)以上成绩。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年度考核成绩位于各分类考核的前30%,至少1次考核成绩优秀,近3年来年均教学工作量达到学院专任教师平均教学工作量,近3年来获得过院级及以上综合表彰。
(五)近5年来担任过2年以上班主任工作。
(六)近3年内,教学科研成果突出,技术服务能力强,达到下列标准:
1.教学成果类(需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任意2个)
(1)院级及以上教学团队带头人;
(2)院级及以上精品课程负责人;
(3)主持院级教学改革项目1项;或为省级及以上教改项目的主要参加人(前3位);
(4)院级及以上特色专业的负责人;
(5)获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前5位);
(6)有公开出版的本专业的专著;或编写工学结合教材、教学辅导书等,且本人是主编;
2.科研成果类(需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任意2个)
(1)以第一作者在中文核心期刊正刊上发表学术性、技术性论文1篇;
(2)主持院级科研、教研项目1项;或为厅(市)级科研、教研项目的主要参加人(前3位);或为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教研项目的主要参加人(前5位);
(3)获得厅(市)级科研、技术成果奖励(前3位);或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技术成果奖励(前5位);
(4)主持横向项目(技术服务经费1万元以上)1项以上(含1项);
(5)获国家专利(发明或实用新型);
(6)在校企合作、科技咨询与服务、技术推广与应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
三、评选办法及程序
(一)院级教学名师每年6月份评选,每次评选2人。基本条件达不到的,可以空缺。坚持标准,宁缺毋滥。
(二)院级教学名师采取个人申请、部门推荐、学院评审的办法产生,具体程序如下:
1.个人申请:凡具备评选条件的系内教师均可提出申请,填写申请书并提供相应佐证材料原件一起送交所在系。
2.部门推荐:各系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组织本系全体专兼职教师进行评议推荐,同意推荐人数超过全体教师三分之二以上方可向学院推荐。
3.学院评审:由学院组织人事与宣传处、教务科研处负责组建评委会,负责院级教学名师的评审工作。评委会根据选拔条件,对各系推荐的申请人材料依据《第六届山东省教学名师评选指标体系(高职高专部分)》进行评议并计分,按照得分高低确定名师公示人选;公示无异议后报院务办公会审定,下发文件予以公布。
4.纪检监察室对全部评选过程进行监督。
四、教学名师的奖励与工作要求
(一)奖励
获得院级教学名师称号者,由学院颁发荣誉证书,每年奖励2000元。
(二)工作要求
教学名师是全体教师的榜样,在学院教育教学工作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要积极探索课程改革,完成学院及本系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建设、技术服务、青年教师培养和科研攻关等方面的工作,为学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管理与考核
(一)院级教学名师实行动态管理,每届名师任期3年,期满后根据评选条件及考核情况可以连续申报评选。
(二)学院与院级教学名师根据专业的发展情况,共同研究制定《院级教学名师任务书》,学院每年6月份对照《院级教学名师任务书》对院级教学名师实行综合考核,根据考核成绩发放奖金;考核不合格者,取消名师称号,不发放奖金,并不得参选下届名师评选。有发生下列情况之一者,考核视同不合格:违反国家法律,受到刑事处罚者;出现教学事故;有学术造假或剽窃行为的;有其他违法违纪行为,经查证属实的。
(三)学院教学名师的日常管理由组织人事与宣传处负责,评选及考核管理工作由组织人事与宣传处负责,教务科研处配合完成。
六、本暂行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行,由组织人事与宣传处负责解释。
附件:1.《山东丝绸纺织职业学院院级教学名师申请表》
2.《山东丝绸纺织职业学院院级教学名师推荐汇总表》
3.《第六届山东省教学名师评选指标体系(高职高专部分)》
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六日
附件1:
教学名师申请表
申请人姓名
申请人职称
所 在 部门
从 事 专业
专 业 方向
填表时间 年 月 日
填写说明:
1.本表可用中性笔或黑色钢笔填写,也可打印。
2.申请人所填内容必须真实可靠,所在系负责审核。
3.如表格篇幅不够,可调整字体大小至小五字体或另附纸。
4.主讲课程情况教学效果填写:优秀百分比,及格百分比。
5. 教学成果及科研成果类:本人排名填写:主编、主持、参编、参与或第几作者等等。且以上成果均为已结题、出版或发表的成果,截止时间为2011年2月28日。
一、申请人基本情况表
姓 名 |
|
性别 |
|
民族 |
|
出生年月 |
|
||
学历(学位) |
|
所学专业 |
|
||||||
从事专业 |
|
专业技术职务 |
|
||||||
所在系 |
|
联系电话 |
办 |
||||||
手机 |
|||||||||
工作及任职经历 |
|
||||||||
主要业绩 |
|
||||||||
受表彰情况 |
|
二、申请人教学工作情况
1.主讲课程情况
课程名称 |
学期 |
授课时数 |
授课班级及人数 |
教学效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教改情况
教学内容更新或教学方法改革情况 |
|
教学手段研制开发情况、应用情况 |
|
三、教学科研情况表
1.教学成果类
项目名称 |
项目级别 |
本人排名 |
起止日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科研成果类
论文著作题目、教材名称 |
刊物名称(时间、卷次)出版社 |
级别 |
本人排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工作设想情况表
1.申请人近期对教学改革的设想:
|
2.申请人对科研情况的设想
|
3.申请人对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设想
|
4.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
本人签字:
年 月 日
五、推荐、评审意见
所在系对申请人整体教学状况的评价意见 |
(公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教务科研处 审核意见 |
(公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学院教学委员会 意见 |
(公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学院 审批意见 |
(公章) 年 月 日 |
附件2:
推荐部门(公章):
排序 |
候选人 |
年龄 |
专业技术职务/职业资格 |
主讲课程 /教学专业领域 |
所属院系 |
类别(本科/专科) |
|
|
|
|
|
|
|
|
|
|
|
|
|
|
附件3:第六届山东省教学名师评选指标体系(高职高专部分)
评选项目 |
分 值 |
评 选 内 容 |
|
1.教师风范与教学经历 |
10 |
政治立场坚定,以教书育人为己任;敬业爱岗,以全身心投入为常态;治学严谨,知行统一,师德高尚,为人师表。 |
|
2.企业经历与行业影响力 |
15 |
累计具有企业相关技术岗位3年以上工作经历,拥有至少一项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以上有效职业资格;一直在行业协会(或企业、单位、机构等)中兼任相关技术职务或担任一定职务,在行业企业的技术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且近3年取得有实质性工作成果。 |
|
3. 教 学 能 力 与 水 平 |
教学 效果 |
18 |
教学效果好。注重分析学生个体特点,坚持因材施教、个性化发展;关心学生成长,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教学设计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践工作的一致性,积极开展行动导向教学实践;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导师制等形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建立了先进的现代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效果学生反映良好。 |
教学 研究 |
18 |
教学研究能力强。学习、借鉴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和经验,结合我国国情,积极研究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特点与规律,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理论;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制定科学的专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分析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和变化,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成效显著。 |
|
资源 建设 |
10 |
资源整合能力强。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开展教学条件特别是实训实习条件的建设,开发实训项目,建设各类实训平台;编写先进、适用的高职(数字化)教材,开展以企业为核心的教学资源建设,并为其他高职院校共享,社会认可度高。 |
|
教学 管理 |
7 |
教学管理水平高。根据高职教育特点,探索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有效教学组织、实施形式;在教学做合一、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等方面的机制、制度建设有创新举措;改革学生学习评价方法,利用信息技术平台,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成效显著。 |
|
4.社会服务能力 |
15 |
面向行业企业实际需求,开展相关培训、生产和技术服务项目,取得良好实际效果,服务收益高;独立或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技术应用性研究及应用推广,成效显著。 |
|
5.教学团队建设 |
7 |
利用自身影响力,有效吸引行业企业一线技术骨干参与专业人才培养,兼职教师队伍水平高;指导专业教师参与教学实践和项目实施,不断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重视师德教风建设,促进教师职业素质养成,带动形成良好的“传、帮、带”团队文化。教学团队建设水平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