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 1
- 2
- 3
- 4
- 5
热点文章
- 09-10
- 09-10
- 09-10
- 09-09
- 09-06
山东丝绸纺织职业学院 德育与学风建设计划(鲁丝院字〔2011〕37号 2011-4-13)
德育与学风建设计划(2011-2015年)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精神,根据《山东省学校德育与学风建设计划(2011-2015年)》要求,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以教风带学风、以学风促校风,增强教师严谨治学、为人师表和科研诚信理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任务目标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增强爱国情感和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加强文明行为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社会实践教育,培养积极情感,自觉规范行为,健全人格。通过努力,使学院德育工作明显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普遍提高,风清气正的学习研究氛围更加浓厚。
(二)完善德育和学风建设工作机制,形成职责明确、渠道畅通、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格局。教务科研处、学生工作处、德育教育处、团委、各系齐抓共管、相互配合,把学院的德育和学风建设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全面优化学习风气、学术风气和教学风气,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各部门根据各自的部门职能要求,制定教师和学生德育工作考评体系,改进和完善德育工作考核评估,促进德育学风建设逐步纳入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轨道。
(三)构建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强师德教风和科研诚信建设。改进教育教学管理,促进教师的治学态度更加严谨,体现端正治学、潜心研究、献身科学、积极进取、锐意创新、言传身教的崇高师德。教务科研处应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管理,引导和监督教师自觉遵守学术道德,努力做科技创新的先锋、学术道德的楷模、社会诚信的表率。通过建设优良学风,教育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增强学习动力,提高学习钻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造就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各类专门人才。
三、实施内容
(一)完善德育工作机制
1.构建完备的德育课程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重点课程来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努力提高实效。把社会实践纳入学院教学计划和考核体系,规定学时和学分,根据教学计划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融入社会,了解国情省情,体察民情社情,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2.加强载体和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学生指导中心。学院要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学生社团指导中心、就业指导中心,打造寓教于助的资助平台。构建以自立自强、诚信感恩和责任意识为核心的教育平台,充分利用专题报告会、主题班级活动和社会实践等形式,增强困难学生回报社会的思想意识。搭建经济困难学生成长平台,通过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经济困难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提升其自我解困能力。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完善必修、选修、讲座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网。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咨询机制,建立以面谈咨询为主体,电话咨询、现场咨询、网上咨询相互配合的咨询体系,加强心理预测的及时性和实效性。大力建设好学生就业服务机制。就业指导中心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就业市场建设规划,开辟区域性就业市场、常年就业市场、网上就业市场,不断拓展学生就业面。要建立用人单位信息数据库,对用人单位实行分层次、分等级的量化管理,保证学生对口就业。要建立集办公、管理、信息发布、指导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信息管理网络,办好就业论坛,实施毕业生接待制度和“一站式”服务,深入细致地做好未就业学生的跟踪和服务工作,使就业服务体系更加市场化、信息化、规范化。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3.建立和完善德育评价方式。以德育目标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为依据,建立和完善德育考评指标体系和考评办法,按照思想、政治、品德的分项内容及标准进行考评。德育考评应坚持实事求是,采用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整体考核和综合评定,力求客观公正;以事实为依据,做到动态考评与静态考评相结合,定性考评与定量考评相结合,全面考评与重点考评相结合,阶段性考评与总结性考评相结合,教师考评与学生考评相结合。在考评过程中,贯穿教育,注重实效。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教育。德育教育处要修订《学生综合素质考评办法》、协助有关部门修订《辅导员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定期表彰德育先进集体、德育先进工作者、优秀辅导员和优秀学生。设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金,用于教师培训、课题研究、社会实践等。
(二)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
1.学院各职能部门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体验教育活动。在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重大历史纪念日和杰出、英模人物诞辰和逝世纪念日,以及开学、毕业典礼,升国旗、入团、入党、成人宣誓等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举行庆祝、纪念活动和仪式,利用蕴含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素养。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勤工俭学、青年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品质。充分发挥学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适时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等场所,进行现场德育教学。适时组织各种技能大赛、运动会等竞争性活动,培养学生的意志品格和拼搏精神。通过开展科技创新竞赛和科技体验活动,为学生搭建发明创造的舞台,体验发明创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2.努力建设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在规范办学、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开发特色专业,创建特色学院,营造文化氛围,形成独特、稳定、鲜明的办学风格。重视以校训、校歌、校旗、校徽等形式表述基本特征、办学方向,培育优良校风。适时邀请专家学者、社会名人、企业家到学院做专题报告,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学生工作处、德育教育处、团委以及各系积极开展各种文明健康的文化、科技和体育等活动,增强校园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后勤处积极开展创建“绿色校园”活动,逐步提高校园绿化美化的档次和水平,建设“文明、整洁、优美、有序”的校园环境;组织人事与宣传处、团委要加强网络、广播、影视、报栏、专刊等宣传舆论阵地的建设和管理,丰富精神生活,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宣传教育作用,发挥文化设施和大众传媒对德育工作的积极引导作用。
3.构建学院、家庭、社会紧密配合的德育网络。密切配合社区文明建设,创建由学院主导,家长、社区主动参与的新型德育协作机制。通过院长信箱、家访、书信、网络等多种形式,宣传家庭教育的意义,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择业观,指导家长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充分利用社会的各种德育资源,做好学生参观学习、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工作。
(三)切实加强师德教风建设
1.把师德素质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和新教师聘任制度的先决条件。建立师德考评问题报告和责任追究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聘任、派出进修和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师德评价方法。
2.加强师德教育和培训。完善新教师岗前培训制度,把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师德论坛、报告会、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开展师德教育活动。
(四)着力加强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
1.建立科学、公正、客观的学术评价制度。全面优化学术风气,引导和监督教学科研人员自觉遵守学术道德,努力做科技创新的先锋、学术道德的楷模、社会诚信的表率。建立符合学科特点的分类评价标准,对科学研究的不同成果形式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式。
2.完善学风建设检查监督制度。完善科研项目评审、学术成果鉴定程序,强化申报信息公开制、异议材料复核制、网上公示制和接受投诉制等制度的实施,增加科研管理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在自我约束的基础上,积极接受社会监督。在学科评估、职称评聘、项目立项、论文答辩、论文发表、著作出版、成果奖励等方面,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实行学术道德“一票否决”,逐步建立学术诚信档案。
3.充分发挥教学委员会作用。学院教学委员会负责推进学院学风建设,调查评判学术不端行为等工作。把学术道德与学风表现作为教师考评的重要内容,把学风建设绩效作为各级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方面,定期进行自查自纠,形成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的长效机制。
四、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一)完善德育和学风建设工作管理机制。由学院党委统一领导,建立和完善德育管理体制。成立由学院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系部负责人为成员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各系建立相应德育工作小组。组织人事与宣传处、教务科研处、学生工作处、德育教育处、团委是组织德育实施的主要职能部门;组织人事与宣传处是德育队伍的管理部门。学院的其他相关部门要主动参与、密切配合,齐抓共管。
(二)优化德育工作队伍结构。德育工作队伍主体是学院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继续完善德育工作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坚持专兼结合的原则,研究和制定加强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的具体意见,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推动德育科研和学科建设。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门人才。选拔推荐一批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攻读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学成后专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参加社会实践、挂职锻炼、学习考察等活动,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建立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职队伍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完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专业职务系列,从思想政治教育专职队伍的实际出发,解决好教师职务聘任问题,鼓励支持教师安心本职工作,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家。建立专项评优奖励制度,定期评比表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树立、宣传、推广一批先进典型。
(四)改善德育和学风建设的工作条件。要建立健全与法律法规相协调、与高等教育全面发展相衔接、与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制度体系。要加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学院要合理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经费投入项目,列入预算,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场所与设备,逐步改善教室、图书资料、体育场地、校园网、学生宿舍等硬件设施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条件。
(五)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学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树立严谨、创新、诚信的学术风气,坚守正义,修身正己,力戒浮躁,做优良学风的维护者和弘扬者。建立健全以质量为导向,科学、公正、客观的学术评价机制。完善学风建设检查监督机制,严查侵犯知识产权和违反学术道德等不端行为。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和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二〇一一年四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