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学院动态 > 正文

“高薪就业、体面工作”是对学生的承诺——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副院长梁菊红专访

作者:网站编辑 发布时间:2015-01-14
 

回望学院2014年度就业和校企合作工作,紧紧围绕“高薪就业、体面工作”的就业工作目标扎实推进:学院2014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9.91%,稳步提升;“嘉环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淄博市纺织服装工业设计中心”“淄博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项目次第开花,扎实落地;新增校企合作伙伴24家,一体协作,合作共赢……,这些成绩振奋人心。就此,我们对学院梁菊红副院长进行了专访,深度解读这张成绩单的背后。

“我们就是要提高‘门槛’,真正让毕业生受益、毕业生家长满意”

梁菊红:“高薪就业、体面工作”是学院就业工作愿景,也是就业工作的根本目标,“高薪就业、体面工作”是对学生工作待遇和个人价值体现的浓缩。近年来,学院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就业质量稳步提升,专业对口率也有较大变化。取得这些成绩,主要得益于学院对就业工作的早谋划、抓落实、皆落地。要实现就业工作目标,正确选择企业、选择适合的企业是前提和保证,同时对企业还要考量两个标准,一是能否提供高质量的就业岗位,二是能否带来先进优质的教学资源,支撑专业教学发展,学院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在甄选就业合作企业时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首先企业必须是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其次还要考察所选企业的当前现状是否稳定、发展前景是否乐观、用人制度是否规范、是否能为毕业生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同时还要考虑企业所在区域与毕业生生源区域的契合度问题。这些对企业来说可能是“门槛”,但这是我们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保证,我们就是要提高“门槛”,真正让毕业生受益、毕业生家长满意。

现在学院每个专业都有10个以上的合作企业,合作企业总数达到300余家。近年的供需见面会,毕业生总数与企业提供岗位总数之比始终保持在1:5以上,另外还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做专题讲座,用自己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帮助学生正确选择企业。通过一系列措施,有效保障了每一名毕业生都能得到高薪、体面工作的机会。其实体面工作的意思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立足技能,具备一定综合素质,使自己的劳动价值和个人价值真正得以体现。

“人才培养质量是实现学院就业工作愿景的根本保证”

梁菊红:人才培养质量是实现学院就业工作愿景的根本保证。我在前面提到了“门槛”。只给企业设门槛,而自己培养的毕业生达不到企业要求,就有点眼高手低的感觉了。为避免这种尴尬,学院在人才质量培养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学院从专业技能、科学与人文素养、身心健康三个维度,培养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专业扎实、追求执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各专业在学院总体培养模式的引领下,在教学实践中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依照全面发展、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终身学习、系统培养等新的人才培养观念,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紧贴岗位实际生产过程,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将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对接,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努力培养专业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过硬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另外还采用实境化、项目化的教学模式,实境化是学生学习实训环境与企业实际生产环境一致,项目化就是学生学习实训的内容与企业实际操作的项目一致。这种教学模式将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与未来在企业的工作过程紧密结合起来,有效减少了学习和工作的差异感。同时,在思想上树立起企业员工意识,增强学生对企业的整体认同。

学院视就业服务为就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充分调研和科学论证后,创新性地将有关就业的指导内容前移,在新生接受入学教育环节即开始实施,引导学生从性格、优缺点等方面正确认识自己,通过就业指导课程和就业专题讲座等方式,尽早帮助学生树立起生涯规划意识。同时,通过专业学习来感知所学专业就业岗位的特性和所要具备的素质。有了这些做铺垫,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也就水到渠成了。

通过构建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就业服务体系,实施立体化、全方位的育人模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能力强、科学与人文素质高、身心素质好,就业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近年来,毕业生的“双证书”获取率达98%以上,专业匹配度达88%,社会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5%以上。

“只有全心全意为学生、为企业服务,才能真正把校企合作工作做好、做扎实,让学生受益、企业满意”

梁菊红:构建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还是要靠校企深度合作来支撑。学院把坚持服务为宗旨、坚持开拓创新作为做好校企合作工作的标杆和关键。只有全心全意为学生、为企业服务,才能真正把校企合作工作做好、做扎实。学院始终把学生的利益作为校企合作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把为企业服务,寻求双方利益的共同点作为校企合作的切入点,不断深化校企合作项目,真心实意为学生和合作单位服务,恪守为学生之责,善谋为学生之策,多办利学生之事。

一是实施订单培养。学院根据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为企业量身订制技能型专业人才。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签订用人合同,确保供需零距离对接。近年来,学院与鲁泰集团、青岛海信、孚日集团、江辰公司、润丰化工、佳怡物流等单位合作,开设了10余个订单班,订单培养学生数量占在校生近20%

二是共建二级学院,整合优势资源。学院与山东世博华创动漫传媒公司成立“世博动漫学院”,并在校内建立“淄博市动漫创意产业研发基地”,并以此为基础,成立“六小灵狐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立足淄博文化资源优势,整合国内外动漫行业资源,促进产学研结合,培养动漫产业人才,研发、创作优秀动漫产品,创造“学院+基地+公司”的产学研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与南京嘉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嘉环•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围绕信息通信领域,华为讲师亲自授课,开展以就业为目标导向的现网实训环境专业教学,共同开发项目课程和企业实训项目,将职业培训内容嵌入课程体系、将职业资格认证项目嵌入人才培养方案、将行业标准嵌入课程标准、将企业文化嵌入到素质教育中,挖掘学生的潜能与创新能力,面向信息通信领域,培养高端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后期双方合作项目将逐步延伸至计算机及信息类相关专业。

三是加快现代学徒制步伐。学院与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银仕来(集团)有限公司、青岛亨达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建立“厂中校”,对在职职工开展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在生产车间对在校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在山东思美尔服饰有限公司设立了“山东轻工职业学院思美尔分院”。

学院积极探索和创新校企合作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谋创新之策,出创新之招,做创新之事,形成了靠创新求突破、以创新促发展的良好氛围,有力推进校企合作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是拓展与政府、行业主管部门战略合作。学院注重发挥政府的主导、行业的指导作用,并积极拓展与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的战略合作。学院与淄博市经信委、市文化局、高青县人民政府、市纺织行业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先后在校内建立“思美尔服饰研发生产基地”“世博动漫创意产业研发基地”“海信白色家电实训基地”“淄博宏业服装技术研发中心”“淄博发凯电气自动化实训基地”“红领服装定制校园直营店”等。

二是学院与淄博市纺织行业协会、淄博市工业设计办公室合作,依托学院的人才、设备和技术优势,在校内设立“淄博市纺织服装工业设计中心”。中心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建共赢的原则,促进学院与区域纺织服装企业互动共赢发展,打造淄博市纺织服装工业设计创新平台和人才孵化基地。

三是创新现代学徒制,发展校企共建项目。如鲁泰在职培训项目、红领远程直销店、世博华创动漫学院、嘉环·华为学院等,快速提升办学水平。同时加强与国内知名企业的高端合作,在电子商务、动漫产业、汽车服务三个领域,紧跟社会发展步伐,实现校企一体化发展多元模式。

四是继续寻求国际合作。积极引进国外优质高职教育资源,通过交流和融合,向学生们灌输国际化理念,使其具备国际化视野和思维,从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中立足。